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 School > 校园资讯 > 校园新闻 > 正文

拾历史记忆 听文物讲述 | 文物保护宣传进校园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08日 点击数:

泱泱中华,文明博大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文物具有不可替代的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考古遗址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

4月7日下午,我校召开了“文物保护宣传进校园”专题座谈会,苏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的王陈、张家升和学校党总支副书记袁军等在座谈会上发言。

       以“实物见证”的方式解读文物,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场景和精神文化面貌。苏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郑州大学考古学硕士张家升为十六中初一学生做了题为“文物述史——古人生活再现”的讲座。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遗物、遗迹,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专家对司母戊鼎、莲鹤方壶、曾侯乙编钟等国宝级文物以及秦始皇陵墓、汉魏洛阳城遗址等重大遗址的生动讲解,同学们更加深刻理解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明。


       讲座从衣、食、住、行、购、娱,出发为我们打开了古人的生活场景。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让同学们了解中国古人高超的制衣水平,山东诸城凉台汉墓的汉画像石则让大家目睹了千年前古人的饮食场景。半坡居民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让大家体会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地域特色。通过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成语分道扬镳、策马扬鞭的解读,同学们了解了古代构造复杂的战车以及古人的交通出行。《清明上河图》的盛景则让同学们感知到了宋代繁华的都市生活。考古出土的埙、骨笛、簧、筑、蹴鞠等文物让大家感受到了中华先民丰富多彩的精神追求。


       文物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张队长还讲解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物违法行为:如破坏古建筑、盗墓、私自买卖文物、刻划文物等。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保护好祖先留下的珍贵文物、挖掘文物背后的价值就是对中华传统文明的时代传承。

       苏州古城“古”得丰厚——2500年连绵不绝的历史,14.2平方公里的古城区域,世界文化遗产、国保省保文物、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等各类历史遗存星罗棋布。聆听了“文物述史”的讲座,作为苏州一所百年老校的学生都感受到有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供我们守望是何其幸运与可贵,“赓续文化基因,厚植文化自信”的种子也在心田播下了。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