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
其中必然含有
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让我们诵读经典,一起寻找万里山河的广阔。
5月26日,苏州市第十六中学校2023年“阳光下成长”校园文化艺术节初二年级经典诵读比赛在学校格致楼举行。
初二年级各班学生在语文老师的辅导、班主任的关心下,选择诵读篇目,积极排练,各班表演各具特色,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各班精彩演出的画面。
千年外的姑苏城外,寒山寺旁,一位正逢乱世的诗人张继乘舟而来,到苏州写下了传颂千古的诗篇。初二(4)班学生的演绎,让一切仿佛又重新回到了那晚。一落月、一啼乌,一钟声,钟声悠扬……
苏州,是一首婉转千回的诗。她凝结着愁思,又承载着悠闲与风流。明朝文学家唐寅,他就在这姑苏城里,书写下自己的不朽名篇。初二(6)班的演绎,让大家看到了一个超脱世俗、自由不羁的诗人。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将自己的万千思绪寄托在夜晚无瑕的月光中。初二(3)班的演绎,让我们看到一位女词人李清照,她曾在月光下,用如画一般的词句,寄托着对逝去丈夫的思念。
月,是永恒的。它用它那皎洁如玉的光芒,抚慰着千古以来的灵魂。照过李清照的思念,寄托过张继的乡愁,也曾在苏州横塘,抚过北宋诗人贺铸的心灵。飞云冉冉,锦瑟年华,时光是那么的迅速,美好是那样的难以寻求,初二(8)班用精彩的表演演绎了这古诗中的经典意象。
广阔神州大地,红日初升;今日之中国,盛世繁华。但在百年前的清朝末期,国家衰弱。林觉民,他有温暖和睦的家庭,可面对国家的危难,他挺身而出,和许多中华儿女一样,用自己的鲜血浇灌了祖国的春天!初二(7)班的表演让大家感受到了中华儿女不畏艰险、敢于拼搏的胸怀!
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北宋著名哲学家。他清廉正直,平生酷爱莲花,于池畔赏花品茗时,他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爱莲说》。初二(2)班的表演让大家感受到诗人品性的高洁。
普希金,他与青春的少年一样,对自由有着无限的憧憬,可现实却使人伤心。虽失望但不绝望,他把大海永记心中,他要把自由传播到四面八方。初二(9)的表演,让大家感受到这份自由、勇敢、热烈、倔强不屈。诗人告诉我们,即使身处束缚,依然要追求自由与正义,去拼搏!
黛瓦红墙依水小巷,江南的美清润在涟漪中,浸润在它的古色古香中。苏州园林中,有精致小巧的灰瓦白墙,错落有序的亭台楼榭。一抬头就看见碧空如洗,一低头便见着绿波中荡漾的江南。这份诗情画意,由初二(5)班的学生演绎出来,你感受到了吗?
李清照,与丈夫永别后,又历经了家破人亡,天涯漂泊的残酷现实。漫长而孤寂的秋色里,她望着窗外暮色,她望着雨中梧桐,她思念着那个人的音容笑貌,思念故土的点点滴滴,思念着多年前那个无忧无虑的自己……初二(1)班具有特色的表演,评弹的演唱方式,让大家体会到江南秋雨,朦胧更添新愁……
经典是智慧的源泉,
经典是心灵的导师。
阅读经典,
让前人的文化智慧
支撑我们的人格脊梁,
让诵读经典成为习惯,
让我们的校园飘溢书香。
希望十六中学子
从诗词经典中、
文学世界里获取滋养,
破土萌芽、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