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 School > 校园资讯 > 视频新闻 > 正文

德育有创新--十六中“校园数字故事”发现身边感动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20日 点击数:

我叫邓君临我的工作是导演,我负责在这次《友谊》的微电影中安排拍摄视频的流程和步骤。


我叫吴雯昊我是编辑,老师说我是这部剧的灵魂人物,倍感压力,还好有我的小伙伴们。


我就叫余泽皓,我是场务,也就是打杂的,那里需要就到那里去。


友谊是什么?

 

友谊是笑声,

 

友谊是眼泪吗,

 

友谊是港湾温情脉脉,

 

友谊是清风灌满征帆。


在苏州市第十六中学“校园数字故事”活动中,英华(1)班的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身边的友谊故事,他们班制作的微电影《友谊获得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记者了解到,在刚刚结束的“2015年度苏州市直属中小学德育工作十大创新案例”复赛中,十六中选送的“校园数字故事”获得十佳案例称号。


十六中老师 朱金平:我们的校园数字故事,就是想通过学生自己发现校园中的美丽和感动,收集身边的感人的故事,体验他们美好和正能量。学生在发现这样的美,制作传递这样的美的过程中,学会了关爱他人,学会用自己的点滴行为感到他人。我们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为学校德育注入时尚元素,更在无声中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精神情操。


老师说,“校园数字故事”作为一种信息化时代较为新颖的展示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师生喜爱。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创作属于自己的数字故事,如同我们拿起笔画画一般,加入声音、图像、音乐等多媒体元素,创造可视化故事的过程。孩子们越来越都善于用自己的眼睛来发现,通过他们平时的点滴积累,一张张照片、一个个情节,被不断加工整理,构思、制作,就这样,一部部大片诞生了。


华班学生 邓君临:我发现平时话不多的同学很多都是热心肠。


吴雯昊: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我们在素材的取样和技术的掌控上都有点的困难,最后我们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在平淡中找到闪光点,在天天见面的同学中找到不为人知道的事迹,让我对友谊更加珍惜了,更加在乎同窗之情。


余泽皓:看到同学们做的视频我感触特别深,因为这些事情就发生在我身边。


朱金平老师告诉记者,在学生制作的数字故事微视频中,故事内容涉及了身边的老师和同学、班级的日常生活、校园的各项活动、最令人欣喜的是校园中每日默默无闻,鲜为人关注的保安、清洁工人都成为了学生制作的故事中的主人。参与制作的学生,在搜集素材,整理内容的过程中学会了发现,而观看的学生,则在观看和感受中得到了情感的感染和熏陶,习得正确的认知。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