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推进课堂有效教学改革,深入进行小初、初高学段衔接的有效教学研究。9月以来,我们带着学段衔接实践研究中形成的问题,走进小学,走进高中。
我们以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科骨干组合的方式结成小组,根据所教学科,重点观察和研究小学课堂与中学课堂的不同。并尝试从互动、主动、能动,知识性、个性、创造性等“三动三性”来进行课堂观察。
各组人员结合所教学科,了解小学与中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过程性评价呈现的方式,结合中学教学,寻找更好的路径。
每次听课后,各组都与该校教师座谈研讨,及时与听课教师交流,互通感受。
我们走出课堂,又走进课堂,带着问题,带回思考。
在和上下两个学段学校校长和教师的交流中,我们看见他们同样在研究着我们的学段教学特点,小学高年级的课堂已经和初中非常接近。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也需要设计更多相应的难点引桥。
当下的六年级学生群体中,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具备了初中学习的基本素养。为更多学生提供更适切的教育资源,显得越来越重要。
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各学段教育者不断转变教育观念,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帮助学生在面临学段衔接时更好地无缝对接。
百年英华,所有教学改革的努力,都是为每一个孩子的美好人生奠基。
![](/__local/8/16/2B/AF74EF5A9F53E5C10AFD75F82DA_8BBD2382_155532.jpg?e=.jpg)
![](/__local/0/65/5F/18A9FC29D96D47CB15F901C1F00_48106834_12FEF5.jpg?e=.jpg)
![](/__local/F/45/1C/7EAB196A45C43BBC229FEAF5F23_9264FA9E_D27C2.jpg?e=.jpg)
![](../../_vsl/7057FD6C5D0F1CA2DF6C2CD36C8C9430/FEF011E2/10BFC4?e=.jpg?e=.jpg)
![](../../_vsl/A1F66631FE5EDC0702C0608DBD79CB7D/E204CF13/802F0?e=.jpg?e=.jpg)
![](../../_vsl/7C263209B6B059144871BEB61208695D/A95AC122/1254C8?e=.jpg?e=.jpg)
![](../../_vsl/ACAD6DCBFC4BF0D4181F841C982B116D/9C1621E0/62BC3?e=.jpg?e=.jpg)
![](../../_vsl/44D0B5C14C27A4C80149CDBB4A0CB7E9/D789F1CE/F31E9?e=.jpg?e=.jpg)
![](/__local/1/21/78/C28CD409194AB2732652F7A7713_F73831A0_E420A.jpg?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