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 School > 校园资讯 > 校园新闻 > 正文

“学为中心·素养导向”——我校喜迎学期初调研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2日 点击数:

        2025年秋季学期伊始,我校迎来了学期初教学调研活动。来自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及姑苏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的专家团队深入学校,通过随堂听课、学科研讨、集中反馈等形式,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专业指导,也为我校新学期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 深入课堂,把脉教学质量

1.语文组 

 

   市教研员钱建江老师和区教研员曹大赞老师分别听了华小菁老师的《乡愁诗赏读》、殷春丽老师的《济南的冬天》。 钱老师肯定了两位教师能很好地理解、落实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情境创设适切,教学基本功扎实。钱老师希望老师们持续加强对新课标、新课程的研究,探索更具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和能力。同时,要做好校本资源的选编管理,加强作业设计研究。 

2.数学组

 

   市教研员陆红力老师和姑苏区教研员丁银杰老师高度肯定了付小飞、沈萍华两位老师的课,指出付老师的教学设计循序渐进,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同时能关注学生的层次和错误,师生互动良好,学生专注度高;沈老师讲解详细,归纳到位,能够及时总结,注重讲练结合。 

3.英语组 

 

    市教研员许淼淼老师和姑苏区教研员黄莉老师对庞好、侯霞丰两位老师的课堂给予了反馈,许老师对写作课和阅读课两种课型给出了几点建议:写作课要从结构、语言和内容三个维度向语料库积累、语言输出和思维拓展。评价环节要平衡好鼓励和指证,以学生为主体,适当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多维度地进行正向评价。阅读课要注重整体性原则,保持语篇的完整性,坚持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的内容、语言和结构。增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分享,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来。 

4.物理组

 

    市教研员李刚老师、区教研员李晓华老师共同听取了沈琦、唐文珠、骆城三位老师的课后,与教研组进行了深度交流,充分肯定教师个人教学能力,并结合新教材、新课标要求,对教学改进提出指导。备课需遵循先定知识序,再谋教学序逻辑;教学序设计紧扣情境问题探究反思应用路径,以情境引核心问题、以探究深化认知、以反思完善思维、以新情境实现知识迁移与能力落地;需加强新教材研究,打造化知识为素养的课堂。 

5.化学组 

 

    市教研员曹旭琴老师和姑苏区教研员胡新颖老师肯定了周有容老师和张漪老师的课,周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亲和力好,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张老师教学目标定位准确,逻辑清楚,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辨,学生专注度高。同时曹老师建议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用好教材,做好有效问题的设计,将新教材的研究成果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6.道法组 

 

   市教研员王颖老师和姑苏区教研员郑利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陈玲玲老师开设九年级《创新永无止境》一课,课堂引入时事热点,创新知识建构,链接中考题型,增强了课堂的时效性和初三教学的有效性。郭小瑜老师开设八年级《养成亲社会行为》一课,以大单元教学贯彻课堂,突出学生体验与活动,呈现出富有初二年级特点的高质量课堂。 

7.历史组

 

    市教研员朱海蓉老师和姑苏区教研员高陆老师充分肯定了顾春燕老师和张文轩老师的课堂,朱老师鼓励我校历史课堂教学应继续保持优良作风,在教学中通过筛选精简的史料提升课堂效率,把握好教学的核心思想和核心问题,解决关键问题。

 8.体育组 

 

    市教研员季斌老师和姑苏区教研员张剑峰老师,观看了我校的大课间活动,听了刘乐寒老师开设的七年级《田径》课,以及庞瑶瑶老师开设的八年级《排球》课,两节课都以大单元教学贯穿课堂,突出学生的学练赛以及结构化教学,呈现了符合新课标要求的课堂。 

9.生物组 

 

   区教研员王丽娜老师听了戴志红老师初一和张琦老师初二的课。王老师评价戴老师教学经验丰富,课堂把握好;张老师作为年轻教师进步明显,讲课重点突出。

 、赋能学校科研,推动创新发展 

    调研团队对我校提供了富有前瞻性的专业指导,鼓励我校教师继续积极吸纳时代精神的精髓,不断强化青年教师团队的建设,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推动教育教学的持续优化。

    教科研部的陈建先主任对学校的省市级规划课题研究、项目化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给予了充分肯定与指导,希冀学校教科研工作走专业之路、团队之路,搭建平台、精准对标,在促进教师教育、科研同频成长的过程中,开启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新篇章。

  

 、集中反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下午的反馈会上,教研员们对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教研组团队建设等方面予以高度肯定。大家一致认为,学校的主要教学亮点体现在教师专业素养较高,教学方法多样化,重视集体备课。建议在发挥好自身优势的前提下做好改进工作:持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持续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持续完善校本作业设计与管理。

 

   市教科院夏正华副院长对学校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殷切希望,即在培优工程上下工夫,在校本作业上出特色,在教学实践中推成果。

  

    学校葛国旺书记对各位专家来校深入开展细致的调研指导深表感谢。葛书记表示大家反馈的真知灼见是我校教学改进的指南针,是质量提升的动力源。我校在后续工作中会及时梳理问题清单,细化解决路径,强化跟踪问效,恳请各位专家持续关注我校的教学质量,携手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更好!

本学期我校以学为中心·素养导向为目标,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力和教师课程领导力。学为中心,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素养导向,是对育人使命的回应。 我校将会不断探索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可能、新方向、新方法,继续团结奋进,持续促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