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研组,是一个具有深厚教科研底蕴、团结、拼搏、开拓、进取、活力、阳光的集体。
我们自2010年开始进行“习研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2012年开始探索有效课堂小组合作模式,2013年着力于苏派课堂的教学研究,2014年致力于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英华课程”建设,2015年启动小初学段课程衔接实验项目,2017年作为苏州市“区域整体推进有效教学实践研究项目实验学校”成员之一,2018年5月苏州市“初中数学课程基地”申报成功。
目前,我校已经建成了基于互联网和云技术下的数字校园、数字教室。教师们的数字化应用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教师广泛、深入、自觉地建设了微课视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在线学习资源。
我们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数学组现有教师16名,全部具有十年以上的教龄,全部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其中,3人具有研究生学历)。高级教师4人,一级教师11人,市区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教坛新秀4人。
数学教研组科研气氛浓厚,多人次承担省市级课题,多篇论文发表在各级各类数学杂志上,并在省、市论文评比中获奖,
群英荟萃
付小飞,男,中学一级教师,扬州大学教育硕士,现任教研组长。
获得苏州市第五届爱生模范,苏州市区直属学校优秀德育工作者,苏州市区指导学生自学先进教师,苏州市优秀团干部,市直属学校青年评优课比赛一等奖,苏州市中小学教师把握学科能力竞赛二等奖,苏州市十佳网络团队评比二等奖,苏州市直属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课评比二等奖,大市三等奖,青年教师学科素养比赛大市三等奖,校教学基本竞赛中荣获一等奖,校青年教师评优课一等奖,获“教学能手”称号。多次参与中考阅卷工作,开设多节市区级公开课.先后在《中学数学》《中学数学月刊》《数学教学通讯》等核心杂志发表十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多篇论文在各项论文评比中获奖。核心参与多项学校申报的省、市级课题,主持苏州市十三五规划课题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数学课堂模型有效建构的实践研究”。
焦钰 ,女,中学数学高级教师。苏州市初中青年教师评课选优比赛二等奖,苏州市首届试题“命、解、评”教师团队竞赛二等奖,市优秀德育工作者,直属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三等奖,获 “十一五”教科研先进个人,辅导学生在参加省、市各级数学竞赛中获奖数十人次,多次被评为校教学能手和优秀班主任,校“一星级”班主任。有多篇论文发表在《生活教育》,《苏州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学数学研究》,《理科考试研究》,《苏州德育》,多次参与省级,市级课题研究,主持苏州十二五课题《新课程标准下小升初数学有效衔接的探索与思考》。
周燕,女,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市直属学校首批教学“六认真”优秀教师,苏州市直属学校优秀德育工作者,苏州市中等学校教坛新秀,苏州市教育学会“十二五”教科研先进个人,校“二星级”教学能手;校“二星级”班主任,苏州市市区青年教师评课选优比赛获二等奖,直属初中德育北片班主任基本功竞赛获三等奖,苏州市把握学科能力获市区三等奖,苏州市首届“试题‘命、解、评’教师团队”比赛获团队二等奖,在苏州市“一师一优课”晒课活动中获县优。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十多篇教学论文获奖或发表,近十篇德育论文获奖,其中五篇发表在《苏州德育》或《苏州教育》,多篇教案设计获奖,核心参与多项学校申报的省、市级课题,2011-2015主持一项教育市学会圆满结题。2008年通过全国考试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是苏州市中小学兼职心理教师,参与学校心理过课教学和社会实践心理课。
张燕新,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市教坛新秀,市区学科带头人。
教学理念:静心教学,静心读书,静心思考;在“普通学校”当“普通教师”,在平凡的工作中提升职业品质。
徐岚,苏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优秀德育工作者,苏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竞赛初中数学组大市二等奖。
沈萍华,苏州市优秀班主任,苏州市首届初中数学教师命题大赛一等奖,苏州市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二等奖。
朱宏,2012苏州市中小学教师把握学科能力竞赛一等奖。
教学理念:通过轻松幽默的课堂教学努力提升课堂效率
邱文慧,中学二级教师,连续9年班主任。
教育理念:保持童心,满怀诚心,倾注爱心,心心相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呵护学生,生生不息。
张军,周氏德育奖励金获得者。
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源,因势利导,柔性设计,采用容错纠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王静,苏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竞赛大市三等奖,苏州市中小学教师把握学科能力初中数学学科二等奖,苏州市第十四届教坛新秀,苏州市直属学校优秀交流教师。
杨欢,苏州市教育局优秀共产党员,苏州市区把握学科能力二等奖,苏州市区评优课二等奖。
教研组文化理念
和谐、求实、进取、创新
新起点,新征程——苏州市“初中数学课程基地”
我们将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和创新学习方式、改进和创新教育方式,充分发挥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
我们将不断促进学生成长,拓宽学生学习、研究、体验、感悟的平台,整合教育资源和学习内容,建立数字网络化的基地。
我们将不断推动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质,向多学科渗透。
我们将不断形成学校特色,让基地成为学校的课程教学改革中心、课程设施资源中心、问题探索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