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飞扬的青春遇上宪法,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阶段初二年级的同学们道法课堂上正在学习宪法相关内容,为了进一步拉近学生与国家法律之间的距离,体验宪法对包括学生在内的每个公民的切实保障,4月10日,在学校道法组精心策划下,一场八年级道法学科的学科实践活动以主题沙龙的形式在十六中校园里展开。
![](/__local/6/1C/A2/CB594EC3D379E57ABBE363C3C69_0979320F_3AB76.png)
本次学科实践活动以“青春之我 精彩呈‘宪’”为主题。同学们带着问题走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奥运冠军和劳模先进,与他们对话,聆听他们的故事和教导。在一问一答之间,书本上的知识概念更清晰明了了,在一问一答之间,根本大法的现实意义更具体有感了,在一问一答之间,同学们作为公民和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使命感、责任感更强烈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01 对话身边的人大代表
姑苏区人大代表十六中学党总支书记蒋玉红书记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在党的领导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如何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有哪些主要议程以及作为人大代表的资格和重要工作有哪些。她还和同学们分享了在人大会议上提出提案,人大代表日常履行职责过程中的难忘经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02 对话身边的政协委员
江苏省人大代表、苏州市政协委员、苏州市第十六中学教学处陈放主任在师生互动中,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制度之间的关系逐一梳理给同学们。他还从政协委员履职提案的角度,向同学们展示了市政协组织团结汇聚各方力量、智慧,助力苏州高质量发展、民生福祉改善的具体案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
03 对话身边的世界冠军
跆拳道奥运冠军、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教师郑姝音老师奥运冠军的辉煌经历,引起同学们浓厚的兴趣。郑老师讲述了作为职业运动员代表国家征战奥运会的使命与担当、遇到挑战与困难、应对的勇气与方法——正是那份对祖国的热爱和功在平时的积累和底气支持着她走上冠军领奖台。她鼓励同学们要坚实身心基础、发展兴趣爱好、磨练意志品格、用自己的能力和实力报效祖国,不负党和人民的培养。
04 对话身边的劳动模范
苏州市劳动模范、苏州康隆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剑秋讲述了自己奋斗成长的故事。王先生教导同学们: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模的评选就是要引导全社会尊重劳动和劳动人民;同学们要树立崇尚劳动的观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要注重培养创新意识、挖掘创造潜力,通过辛勤的劳动、诚实的劳动和创造性的劳动多多回馈社会,服务国家。
![](/__local/A/F0/EA/35A80976266D2946C507D5F98C5_F3BF73CE_27944.png)
![](/__local/6/90/DC/7D4E4A91804E919D42353043FE0_1F896B3B_3916E.png)
![](/__local/C/4B/A9/6FB63B73319B62837E4E0F5EC54_85DC266C_5931B.png)
![](/__local/9/ED/BE/578F782C5EB9AB0C4BBF49A65B8_04FB43A0_490A3.png)
活动最后,蒋玉红书记寄语同学们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厚植为民情怀,涵养进取品格”,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以青春之我担公民之责,为未来之我筑栋梁之基。
走出教室,与真实人物面对面的访谈,沉浸式体验身边榜样的人生经历,这样的实践体验不仅仅解除了同学们认知上的困惑,更是一次直抵情感与思想的脉动,触发了他们对一个公民之于国家,之于法律的应为与可为深层思考,希望这帧振动能深植孩子们思想并不断积蓄能量,有朝一日能汇集起澎湃的动力,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